第201节(1 / 2)
<dt css="rd">
其中有十来个被分配到了第二十四步兵团,这十来个新分配过来的军官里,有个面孔稚嫩的年轻少校引起高正的主意。
这一看简介,好家伙,这个叫王永年,只有十八岁的年轻少校履历吓人的很。
此子童生出身,董文识字,洛阳人士,家乡招灾后被流贼挟裹,一路跑到南阳府一带,随后流贼被官兵击溃后,他逃亡途中直接加入了保乡军。
一开始在吏务部里任职,但是没多久就被派往军政部工作。
这种调文官去军方机构里任职的例子,在保乡军早中期很常见,毕竟那个时候保乡军的盘子小,人也少,文武之分其实还不算太明显,那个时期罗志学把大量行政机构里的人员调往军方四大部里任职。
军械部部长胡洪卓少将,后勤部部长于修杰,军政部部长魏开福少将他们三个人就是最为典型的例子。
他们这三个人,没一个是军人出身……
早期他们在保乡军里说是干营务后勤之类的工作,但实际上就是文职人员,但是后来还不是一样被罗志学委任为三大部部长。
如今大楚帝国的五个军事机构部长里,只有参谋部部长徐志贤,海军部部长吕兴业准将是军人出身,其他三个都是文职出身,连战场都没上过的那种……
而和他们有类似经历的人还大把的,要不然保乡军里为什么会有一大票童生、秀才出身的军官啊。
人家当初投贼的时候,绝大部分人可不会第一时间选择去拿起刀枪打仗,大部分人还是倾向于文职。
毕竟他们当初投贼,绝大部分还是为了混口饭吃,不是来拼命的。
只是后来被罗志学调到了军事机构里先当文职军官,再学习军事理论,然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返回顶部↑ 章节报错(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