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号鸟必死——太平天国败亡140(1 / 1)

加入书签

一百四十年前的南京城,刚满五十岁的洪秀全在围困和绝望中度过自已人生的最后一月。这个因求仕不成、郁不得志的满清学子,不甘心沉沦一生,借助“拜上帝教”的衣钵,在十九世纪的中国掀起了一场造成数百万人失去生命的政治风暴。可是,在即将走向成功的时候,他的天国却象未完工的大厦一样倾倒下来。太平天国,永远成为一个昙花一现的历史名词。我常常怀着猎奇的心态去解读这个闪电般逝去的天国。为什么在满清王朝危机四伏、内外交困、各地揭竿而起的大好时机,太平天国没有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难道仅仅是由于“长毛起,剪小辫,国家有难,湖南出了个了曾国藩?”或是因为史书上常说的“伟大的太平天国运动最后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了?”很多人也认为洪秀全的腐败行为导致了太平天国的覆灭,这确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事实上这是一个表面现象,当时的清廷同样腐朽,八旗绿营也毫无战斗力。我不认为是英雄创造了历史,但领袖的个人行为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左右历史前进的方向,这是不可否认的。我们都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道理。在上小学时,我也学过一篇课文,叫寒号鸟。这类鸟儿是那种有一顿饱一顿,今朝有酒今朝醉,哪管明天吃什么的主儿。每当秋天来临,别的动物都在忙着未雨绸繆,加快安乐窝的建造力度,为过冬做好准备。只有这个寒号鸟天天无所事事,晒着秋天暖暖的太阳,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全然不管危险已在向自已靠近。严冬一来,寒号鸟必死。重读寒号鸟一文,再看看洪秀全、杨秀清之流,怎么看怎么象!185> 这个时候的洪秀全,一定会认为,他取得了“成功”因为千万军民的顶膜礼拜挡住了他的视线;繁花似锦的江南春早阻滞了他的思想;面若桃花的红粉佳人迷惑了他的心境。洪秀全认为,他已经走到了成功的顶峰,他可以安安稳稳地“享受”了。事实,这个时候,严冬刚刚开始。定都南京的太平天国,仅占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返回顶部↑ 章节报错(免登录)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