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功吃喝(1 / 1)

加入书签

饭、菜这样的东西对我而言,一直不太重要,裹腹即可。尽管我学会了点菜,脑中被迫记了不少菜单、菜谱也仅仅是为了将见识脱离没见过大场面的无知,将应酬应酬地更亲和一些而己。人就这一点而言,似乎活得单调了。最怕别人问我想吃什么,我能将简单的问题一下子复杂化起来。家人和几个亲近的朋友在此问题上很武断,根本不给我复杂的机会,让人喜欢。一个爱尔兰人在家中电话留言说,我不在家时,就在咖啡屋,不在咖啡屋就在去咖啡屋的路上。爱尔兰酿出了世界上最好的威士忌,也给此酒水起了个好名字——威士忌原意为生命之水。同样热情的爱尔兰民族也配制出了最有风格的咖啡,酸、甜、苦几味俱备。我喝过一次正宗的爱尔兰咖啡,底层是威士忌,中层咖啡,上层是奶油,据说洁白的奶油象征纯洁的爱情。看来,洒脱的老外们也在琢磨吃喝上下了不少功夫。我们中国人讲究吃喝者,莫过于北京城过去的旗人。闲着无事,就在吃上用功。看来想通读历史的人绝不能忘记,饮食癖好和饮食文明是贯古今、通中外、不可忽视的一条发展主线。当人类的祖先穿着草带裙拿着木棒去追捕一头獐子时,生存是最大的信念。一旦吃饱了,意识形态便开始活跃起来。他们用刚刚从爬行状态中解放出来的双手,拿起了最初的刀为我们刻下了最古老的巡猎图,开始学会用草绳打结计数来规划未来的日子,开始学会端着最原始的美食去敬奉他们的神祗。记得小时候看过的辛巴达航海记传奇小说时,书中记载了一段原始部落生活的场景。他们将猎来的大块生肉绑着绳子坠落崖间,利用肉的粘性来粘取崖间的钻石。长大了想起这一段,就想和故事的真实性叫板。原始部落的人怎肯放弃口中的美食去猎取一些世俗之人眼中的瑰宝呢。毕竟是烟火中人写出的文字,字里行间都流淌着经济社会的价值取向。脱离温饱之忧的人自觉不自觉地都对所谓饮食文化发生了极大的热情。这没有什么不对,但我还是不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返回顶部↑ 章节报错(免登录)

书页/目录